以柔克剛,積極應對,是當下日系品牌的理性選擇。
日前,各日系車企紛紛推出客戶關懷方案,對一段時間因釣魚島爭端而受害的日系車主給予相應賠償。它們積極幫助車主向保險公司索賠的同時,承諾將承擔保險費用之外的費用,包括車輛損失和人身傷害等,其核心內容是讓消費者“零負擔”;部分廠家還對受損客戶換購新車,給予兩萬元補貼。
日系車自我救贖旨在重啟消費者信心。
自救
9月日系車整體下滑幅度在四成左右。國內部分城市的不理性事件,影響了很多消費者的購車選擇。
數據顯示,9月日系品牌在中國市場共銷售16萬輛,環(huán)比下降29 .4 9%,同比下降40 .82%,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12 .16%,占有率比上月下降6.46個百分點,比上年同期下降8.33個百分點。
這起意外事件不僅打亂了日系合資汽車企業(yè)的生產和市場節(jié)奏,嚴峻的形勢更迫使他們必須快速找到解決辦法。
近日,包括廣汽豐田、東風日產和東風本田在內的中日合資企業(yè),相繼推出了高規(guī)格的客戶關懷活動,旨在以車主“零負擔”來分擔壓力,提升客戶滿意度。
事實上,大面積補貼車主所需不菲,不過日系合資車企都表示將負責到底。東風日產相關人士告訴南都記者,用于此次的“安全保障承諾”投入資金將過億元。
“廠家正視車主在特定事件中受到的損失,并提供補償,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挽回銷量,”汽車行業(yè)分析師張志勇說。在更多人看來,盡管短期銷量重要,但日系合資企業(yè)更希望通過上述關懷活動,挽回消費者購買日系合資新車的信心。
“客戶關懷”能否奏效?
9月,日系三大廠商表現慘淡:豐田在華銷量同比下降48.9%,日產下降35.3%,本田也下降40 .5%。去年日本大地震時由于供應鏈斷裂,豐田和本田有的月份在華銷量下降了三成,可見此次的影響已超過了去年的日本大地震。與大地震時相似的是,日系合資企業(yè)短時間內很難評估負面影響將持續(xù)的時間長短。
在推出“零負擔”的客戶關懷活動同時,日系品牌高層亦紛紛出面表態(tài),以提升消費信心。10月16日,豐田中國執(zhí)行副總經理董長征約見媒體強調,豐田和雷克薩斯減產“并非長期性的決定”,同時表示“不會改變豐田在華的中長期發(fā)展戰(zhàn)略”。
無獨有偶,10月14日本田汽車社長伊東孝紳在東京表示,盡管本田9月銷量下降至2011年5月以來的新低,但本田無意削減在華投資項目,他對中國車市前景仍然看好。伊東孝紳預計,目前緊張的政治局勢持續(xù)時間不會超過6個月。
相比伊東孝紳,日產汽車副社長西川廣人(H iro toSaikaw a)對日系車未來更加樂觀。10月15日,西川廣人接受采訪時表示,日產在華業(yè)務情況正日漸好轉。他說,盡管現在談及未來情況還過早,但仍希望未來2個月在華銷售能恢復至正常水平。
專家建議 日系車企應積極應對
日系車進入中國市場多年,并很快以其質量穩(wěn)定的特點成為市場主流,曾長期占據國內車市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。不過,近年來受本土化推進不夠深入以及技術更新不及競爭對手等原因,以及日本大地震等客觀因素影響,日系車在華逐漸被德系競爭對手超越。
去年以來,日系品牌在中國紛紛醞釀重振計劃。豐田專門為此發(fā)布了“云動計劃”,本田亦發(fā)布了到2015年度的中期規(guī)劃,日產則瞄準年產銷100萬輛的目標沖擊。不過,尚未等到他們來得及施展相關計劃,釣魚島爭端讓更加嚴峻的考驗來到了面前。
“日系品牌不但要行動起來,而且需要更迅速,”全國乘用車信息聯(lián)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說,進入第四季度,日系品牌除了推出補償政策以外,還應該加大促銷和廣宣的力度,“打出精準而迅速的組合拳”。
張志勇則提醒說,由于歷史原因,日系品牌容易受到外部因素波及;因此當前恰好是推進日系車企合資自主品牌的絕佳時機。“日方應該拿出更多的誠意,積極投入到合資自主品牌中,同中方一道加速推動合資企業(yè)發(fā)展,”張志勇強調。
上周針對業(yè)內人士的一項調查中,約23%的參與者認為日本車企應該“以實際行動推動中日民間和平友好”;而“加大宣傳,提升在中國的社會責任形象”也獲得了19%的人士認同。